日期:2025-08-15 09:26:43
全球每3分钟就有1人加入器官等待名单,5人中仅1人能等到希望。在中国,这一比例更低:8人中仅1人能获救。
当心脏、肺、肝、肾等器官衰竭后,“换个零件” 为何如此之难?又如何从不可能走向可能?
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第12季医学体验营中,6位瑞金专家的讲述,串联起器官移植的前世今生,也为60名来自全球的高中生、医学生和“医二代”带来近距离接触“新生力”的宝贵体验。
器官移植:许多终末期患者的最后曙光竹演配资
“人体像超级跑车,心脏就是发动机,每天跳动 10 万次。但当这台发动机因心衰或先天疾病罢工,心脏移植就成了最后的希望。”心脏中心主任赵强介绍,“现在最大的难题不是手术,而是供体。而供体的短缺正在倒逼人类对器官移植的探索。”
2022年,美国将基因编辑猪心移植给患者,受体虽然存活不足3个月,却打开了异种移植的窗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也已让北美约3000名患者受益。但赵强说,“再先进的科技,也替代不了捐献者的大爱。每颗移植心脏的背后,都是逝者家属在至暗时刻的期盼。”
2022年,王先生在瑞金医院成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经过精心治疗和康复,如今他已重获健康,完全恢复了正常生活。在今天的活动现场,他充满活力地表示,“现在我每天都用抖音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用镜头记录下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
胸外科主任李鹤成则请体验者先做个动作——屏住呼吸10秒。当大家换气时,他轻声说:“这就是终末期肺病患者的日常。”我国每年近万名患者因慢阻肺、肺纤维化等失去呼吸能力,肺移植是他们最后的曙光。
今年20岁的梦瑶,3年前在瑞金医院接受了双肺移植,目前已经重返校园两年多了。“说实话,我不敢相信现在还能在这里,特别感谢各位医护人员。”梦瑶说,这次“重返瑞金”,除了感谢,还想向医务人员“汇报”:“我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很完美!”她并非个例,据悉,自2019年开展肺移植以来,瑞金医院“肺移植航母编队”——胸外、麻醉、重症、康复等学科并肩作战,已完成了19例手术。
同样,移植在肾脏内科需求也很紧迫。主任谢静远说,对于终末期肾衰患者,即大家熟悉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但效果不佳时,肾移植就成为了最后的希望。”
勇于尝试:青年人接棒点亮生命之光
为何将今年的医学体验营活动主题定为“器官移植”?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说:“我们既要破解技术难题,更要让生命延续的意义被看见。今天,60名全球体验者走进了手术室,近距离接触器官移植场景,他们可以通过更多这样的体验寻找真正的兴趣,勇于尝试、勇于失败。未来,或许正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举起手里的手术刀,点亮无数在黑暗中徘徊的生命之光。”
在瑞金医院,器官移植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1977年10月21日,林言箴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1978年,完成亚洲第一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1981年,开展同种异体原位胰腺移植,再领风气之先;2002年,李宏为教授等完成国内首例劈离式肝移植;2004年末,完成亚洲首例腹腔七脏器簇联合移植……如今,瑞金医院是上海唯一一家拥有全器官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宋少华回顾了瑞金医院作为中国移植起源地的发展历程并呼吁:签署器官捐献协议,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关注移植科研,为技术突破添砖加瓦;传递这些故事,让更多人明白“捐献不是终点,而是生命的接力”。
正如猪的心脏移植曾引发全球学界的振奋,2024年,美国首例猪肾移植患者存活52天,同年,另一例创130天纪录;今年,我国西京医院完成首例猪肾移植,患者术后150天肾功能稳定。猪器官能否成为“救命零件”?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周佩军透露,瑞金也在行动:“我们已与哈佛专家合作,联合申请了异种肾移植国家课题。今天,体验者们的好奇,或许就是明天的突破点。”
“这是我离梦想最近的一次体验。”来自上海市位育中学的高二学生丁韵涵说, 这次体验让她对医疗工作有了全新认识,“不仅在手术室,许多精妙的仪器让我感到好奇。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年轻医生和资深专家的经验差距被缩小。”在超声诊断科的观摩过程中,AI系统快速识别甲状腺结节的能力让大家连连称奇。超声诊断科主任周建桥说,这是让优质超声资源惠及更多患者的革命性变化,“AI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据悉,周建桥团队联合企业研发“瑞声超影”超声AI辅助诊断系统已获得医疗器械认证,并荣获上海市“AI+联合创新工作室”称号,这也是目前本市唯一获得该荣誉称号的医疗机构。
“医生和教师是最幸福的职业,既能治病救人竹演配资,又能教书育人。”瑞金医院党委书记胡伟国表示,希望体验营活动不仅能让青少年了解医学、感受医者仁心,更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我们也期待更多青年学子报考医学专业,未来在瑞金医院实现医教双栖的理想。”
配查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